物料特性:
豆粕是大豆浸出油脂后的残渣,含水率通常为50-70%,需脱水至10-15%(干燥后可作为饲料或肥料)。
含少量残留油脂(0.5-2%),可能影响脱水效率。
颗粒较细且松散,易造成筛网堵塞或压榨压力不足。
脱水难点:
高水分导致黏性大,流动性差。
细颗粒易从筛网流失,降低固体回收率。
含油分可能黏附设备,需防堵和清洁。
破碎与均质:若豆粕结块,需先通过破碎机或搅拌机打散,确保均匀进料。
调节含水率:
若初始水分>70%,可添加干燥辅料(如麸皮、稻壳)吸附水分,降低黏性。
若水分<50%,需适当喷水润湿,避免压榨过程中因过干导致粉尘飞扬。
除杂:通过振动筛或磁选机去除金属、石子等硬物,保护设备。
筛网选择:
孔径0.2-0.5mm(细筛网减少颗粒流失,但需防堵)。
建议采用双层筛网(内层粗网导流,外层细网拦截)。
螺旋轴转速:
低速(5-10转/分钟),延长挤压时间,提升脱水效率。
若豆粕含油较高,可适当提高转速(10-15转/分钟)减少黏附。
压力调节:
初始压力0.3-0.5MPa,逐步加压至1.5-2.5MPa。
通过液压系统或出料口挡板控制压力梯度。
设备预热:启动前空转1-2分钟,确保螺旋轴与筛网温度均匀,减少黏附。
进料控制:
均匀连续投料,避免忽快忽慢导致压力波动。
进料量控制在设备处理能力的70-80%(例如标称1t/h的设备,实际投料0.7-0.8t/h)。
压榨过程监控:
观察出料口固体干度(手捏成团、松手即散为达标)。